一度濒危的藏羚羊,走出困境,它不该成为价比黄金的“丑陋”披肩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10-20 04:05

在海拔5000多米美丽而神秘的可可西里高原上,生活着一种长着60厘米长角的中型羚羊,人们将它们称之为藏羚羊,当地人称它们为“高原精灵”。雄性藏羚羊头上的两根尖角直指云天,十分漂亮。


藏羚羊生活的高海拔地区,氧气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它们却可以在那里自由的奔跑,并能忍受严寒和高辐射。它们的体格健壮,身长能达到1.4米左右,体重能长到近60公斤,却能以每小时约80公里的高速奔跑。


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体型越大对氧气的需求量越高,奔跑速度越快所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虽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高原反应,但氧气稀薄给生物带来的负面印象却很多,那里稀薄低密的植被正是源自于此。


不过壮硕的藏羚羊却适应了这种环境,而且有时还能通过高速奔跑和惊人的耐力,让雪豹、猞猁和野狼等天敌望“羊”兴叹。它们是如何在这种氧气稀薄和寒冷的环境下生存的呢?


为了适应环境,藏羚羊的身体结构有很多独特之处。藏羚羊的鼻子很大鼻腔更大,鼻腔内有鼻囊,鼻子两侧有向外鼓起呈球型,这是它们呼吸的重要结构,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

除此之外,藏羚羊还有一颗强大的心脏,约是身体比例的3%,它们肺部的毛细血管很粗,变异的红蛋白具有比所有其他牛科动物更高的氧亲和力。大功率的心脏和宽阔的血管使身体中血液的流速更快,血液中更多的含氧量,为藏羚羊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正是这些不同之处,才让它们适应了氧气稀薄的自然环境。


同样为了抵御严寒天气,藏羚羊也披着一身御寒的毛皮,而且它们身上的毛更加细密浓厚,其羊绒比其他羔羊毛绒更精细(只有人发的约1/5)、更柔软、更温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奢华的动物纤维之一。


虽然以前在藏羚羊的栖息地上,当地人也会为了获取食物狩猎藏羚羊,但并没有对藏羚羊的种群造成严重影响,直到它们的羊绒被越来越的人所关注追捧,毛皮交易触发了越来越多的偷猎行为,偷猎成为藏羚羊生存的最大威胁。

在市场对藏羚羊羊绒的大量需求和丰厚利润的催生下,形成了一系列的非法贸易链,从偷猎者们开始,跨越到印度,最后到达世界各地的时尚中心(包括香港、东京、北美和欧洲等城市)。


在印度羊绒被织成披肩,这种藏羚羊羊绒披肩也被时尚界称为“戒指披肩”,因为它们不但保暖,而且非常精致、轻巧(约300-500克),可以穿过女人的结婚戒指。但制成这样一条羊绒披肩,需要杀死3-5只藏羚羊。


“Soft gold” 是藏羚羊偷猎者对其羊绒的一种特定称呼,翻译过来就是“软黄金”。“Shahtoosh”(沙图什) 藏羚羊羊绒披肩的一种特有称呼,翻译过来就是“羊绒之王”。光是这些称呼就可见其价值的高昂,事实也的确如此,那时藏羚羊羊绒的价值堪比黄金,甚至远在黄金之上!


有数据显示,那时藏羚羊皮每件的售价高达80美元,相比之下,藏羚羊羊绒的价格更是从每公斤1500美元到2000多美元不等。而一条羊绒披肩通常能卖到2000美元到8000美元,根据披肩的大小和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其价格最高可以达到20000-40000美元以上。藏羚羊羊绒披肩在当时俨然成为了一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结果,在那段时间里藏羚羊的数量出现严重下降。据估计20世纪初藏羚羊还有近100万只,而到了1995年再次统计时已经不足7.5万只,以前千只以上的藏羚羊群就此不见踪迹,藏羚羊被逼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值得庆幸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联合其他6个国家和多家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出台了《关于藏羚羊保护及贸易控制的西宁宣言》,随后我国针对藏羚羊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强,而且成果喜人。


藏羚羊从200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于2016年降为近危。在有效地保护中,藏羚羊的数量得到了恢复。据我国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野外藏羚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30万只以上!


令人气愤的是,在我国保护藏羚羊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一些电商平台却以藏羚羊羊绒为卖点,明目张胆地兜售假货,虽最终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但这种行为值得警惕。不能再让这些“高原精灵”,成为搭在某些人身上的“丑陋”披肩——沙图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