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除上述原因之外,血糖过高或过低、中毒、癫痫发作、脑部感染等也是昏迷的常见原因。
昏迷患者去医院就诊时需要做哪些检查?重度的脑功能受损患者因为病情危重,无法进行各种大型检查,因此通过观察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也非常重要。一部分检查是急诊室进行,尽快评估昏迷的病因;一部分检查是针对慢性昏迷患者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
另外,还可以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血清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脑血流检查等。
临床观察评估:医生会通过专业的量表(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评分,来评价患者治疗的恢复情况。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监测患者的脑功能情况和听觉、身体感觉等功能。对预测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有很大的帮助,如脑电图、诱发电位等。
血清生化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某些蛋白,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已经发生了脑损伤,如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颅脑 CT 等可以帮助明确病因及评价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脑血流检查:如颅多普勒超声。
另外,根据不同的伴随症状,可能还需要加做其他的相关检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如果一个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突然出现了昏迷,除了做以上提到的检查,还需要加做血气分析,胸部CT等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一个患者有糖尿病,突然出现了昏迷,除了以及急查血糖以及做以上提到的检查外,还需要加做血、尿酮体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一个慢性肝病患者突然出现了昏迷,除了做以上提到的检查,还需要加做血氨检查,明确是否是肝性脑病的诊断。
如果一个患者头痛发烧,随后出现昏迷,除了做以上提到的检查,若怀疑颅内感染、出血、脑膜炎等疾病,可在医生的评估下必要时还需要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
昏迷患者去医院就诊需要做哪些治疗?昏迷患者去医院就诊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家属应该尽可能地向医生提供相关信息,这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比如感染导致的昏迷,需要予以抗感染治疗;高渗昏迷要予以补液治疗。具体举例分析如下:
如果一个患者由于败血症感染导致昏迷,需要抽血查血培养,然后根据血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如果一个患者是高渗导致的昏迷,需要予以大量补液治疗,纠正高渗状态。
如果一个患者是由于血糖偏低导致的昏迷,输注葡萄糖治疗改善患者低血糖昏迷症状[2]。
如果一个患者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昏迷,需要予以高压氧舱等治疗。如安眠药过量等可能需要洗胃、药物拮抗等治疗。
手术可以减轻由脑水肿导致的颅内高压,也可以用于切除肿瘤,对于因肿瘤等昏迷的患者,如果全身状况允许,能耐受手术,也是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
去除急性病因后,如果患者仍没有清醒,可尝试一些像电刺激这样的促醒方法。
潜在疾病
哪些疾病可能导致昏迷?
在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昏迷,常见的有脑血管意外、心源性栓塞、颅内感染、癫痫等疾病。具体举例分析如下:
如果一个患者平时有高血压,突然出现了头痛,随后出现昏迷,像这种情况,需要考虑脑血管意外,比如脑出血导致的昏迷。
如果一个患者平时有快心室率房颤,没有规范治疗,突然出现昏迷伴偏侧肢体瘫痪,像这种情况,需要考虑心源性脑栓塞导致的昏迷。
如果一个患者头痛发烧,随后出现昏迷,像这种情况,需要考虑颅内感染导致的昏迷。
如果一个患者突然出现全身抽搐,随后出现昏迷,像这种情况,需要考虑癫痫导致的昏迷。
如果一个糖尿病患者,用了降糖药后出现昏迷,需要考虑低血糖昏迷的可能。
此外,还有服用安眠药过量等药物中毒等,家属可能会在家里发现空药盒,能给医生诊断提供线索。
如何预防昏迷?预防昏迷主要是从两个方向去进行预防:
避免外伤,特别是尽量避免脑部的外伤。
正规治疗好原发性疾病,比如积极治疗糖尿病、肝脏疾病、感染等容易导致昏迷的一些原发性疾病。在患者萎靡、反应迟钝、意识有点不清的早期及时就诊;糖尿病患者用降糖药的,需备血糖仪,尽早发现识别低血糖昏迷。
昏迷患者居家照顾需要注意什么?昏迷患者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营养照顾:医生一般会给予昏迷患者鼻胃管、鼻空肠管甚至是胃造瘘等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患者家属需要了解正确的喂养方式,比如:如何喂食、如何维护导管等。昏迷患者由于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在鼻饲饮食中一定要缓慢进行,避免食物反流,导致患者窒息。在喂养时最好抬高床头,观察有无腹胀、咳嗽、便秘、营养不良等情况,及时咨询社区或家庭医生指导喂养。
括约肌控制:医生可能会使用导尿管、外借套袋或吸收护垫等,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尿道内感染、出血、结石等),家属应该注意患者的排尿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该及时找医生处理。
畸形的预防和肌张力的控制:大多数昏迷患者都会出现肢体的畸形、痉挛或萎缩,医生会针对性的给予药物治疗,家属应该积极配合。此外,还可以帮患者活动按摩肢体(还能预防腿上静脉长血栓)、手部握球保持手腕伸展、足部垫软物等保持足背伸预防踝关节挛缩导致足下垂等。
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家属可以经常帮助患者站立及坐起可以减轻患者的肌肉痉挛,比如坐姿或站立,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唤醒作用,增加患者醒来的机会。定期帮患者翻身,避免某处皮肤压迫太久出现坏死。
预防感染: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帮助患者预防肺部感染,因此家属应该每日用棉球沾水(或者用一些口腔护理液)帮助患者清理口腔[3]。同时,因为昏迷患者长期卧床很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像这种情况,在日常护理中要勤翻身、拍背,一般 1~2 个小时就要进行翻身、拍背一次。如果并发了肺部感染,必要时还要予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防止血栓形成:因为昏迷患者长期制动所以很容易生成血栓,如果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则可能会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所以昏迷患者平时要注意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治疗,比如予以足底气压泵按摩治疗,必要时予以抗凝药物预防治疗。
参考资料
监制:刘恩茂,张欣雨
[1] 廖杰芳, 童道明. 昏迷的诊断与处理[M].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2.
[2] 卢美珍, 毛卫婷, 岑丽霞, 等.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原因及急救护理进展[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 26(29): 5-7.
[3] 曾春英. 急诊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护理[J]. 吉林医学, 2013, 34(33): 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