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秉持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的初心,不断推动“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使得黑恶势力得到有效铲除,社会治安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今天,带大家深入了解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相关知识点,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让黑恶势力无处遁形!
01
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正式转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02
部署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背景是什么?
实践充分证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提出新的要求,强调专项斗争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有与黑恶势力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03
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04
扫黑除恶斗争的目标是什么?
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让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根本遏制;让涉黑涉恶治安乱点得到全面整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管理得到明显加强;让社会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明显提升;让黑恶势力“保护伞”得以铲除,社会环境明显净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让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更加健全,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05
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着重建立健全六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智能公开的举报奖励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打早打小的依法惩处机制;四是建立健全精准有效的督导督办机制;五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的考核评价机制;六是建立健全持续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
06
什么是“黑社会性质组织”?
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
07
什么是“恶势力”?
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特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团伙。“恶势力”一般为三人以上,纠集者相对固定,违法犯罪活动主要为强迫交易、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同时还可能伴随实施开设赌场、组织卖淫、强迫卖淫、贩卖毒品、运输毒品、制造毒品、抢劫、抢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以及聚众“打砸抢”等。
08
“扫黑除恶”和“打黑除恶”的区别?
“扫”与“打”一字之差,对广度、深度、力度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过去“打黑”更多是从社会治安角度出发,强调点对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扫黑”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是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执政基础,在更大范围内,更全面、更深入地扫除黑恶势力。不但要打击犯罪,还要打击违法行为。“扫黑”更加重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齐抓共管。
09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哪五项工作措施?
摸线索,打犯罪,挖“保护伞”,治源头,强组织。
10
“四书一函”指什么?
监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纪律检查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公安提示函。
11
12337平台指什么?
即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对12337收到的群众举报线索实行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实现统一分流、交办、督办和反馈。
12
“两个一律”指什么?
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一律深挖背后腐败问题;对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13
“一案三查”指什么?
既要查办黑恶势力犯罪,又要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
喜报 | 她是2025年度“最美重庆人”!
失信曝光 | 江津法院“曝光台”第196期
司法拍卖 | 多套新房源上架,最低起拍价14万!
来源:江津政法、平安重庆
编辑:“法庭内外”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