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学苑”还是“学院”?
2018-08-23 17:38
是“学苑”
还是“学院”?
文丨孟德宏
前两天大学同学聚会,联系住处的同学在微信中告诉大家,入住的地方是“励耘学院”。但是从这个名字我们猜测,如果是“励耘学院”,很可能就是一个教学或者研究机构;后来问了一下,果然是打错字了,应该是“励耘学苑”。励耘学苑是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给留学生居住的涉外公寓。如果是“励耘学苑”肯定就对了。
那么,“学苑”与“学院”,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1、苑
“苑”是一个形声字,从艹夗(yuàn)。《说文解字·艸部》“苑,所以养禽兽也。”由此可见,这个“苑”首先是指“种植林木以用来养禽兽的地方”。但是这个“苑”地域广大,一般来说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往往指天子或诸侯用以豢养禽兽之地。因此,典籍当中我们看到的各种“苑”其实都与此相关。《史记·高祖本纪》中说,“诸故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这个例子我们得到两个启发:
(1)苑囿同用,语义相关,而且双声,二者很可能是一组同义词;
(2)苑囿园池同用,四者语义相关,统言之都是大块场地,析言之具体分工如下:
①苑:《说文解字》:“苑,所以养禽兽也。”
②囿:《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苑有垣(yuán)”,即有围墙的“苑”,引申为菜园、果园。其菜园义,与“圃”同。
③园:《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所以树果也”,也就是指种植果木的地方;这个意义实际上就是“囿”的一个语义分支。
④池:《玉篇》的解释是“停水”,也就是积水的大坑;《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由此可见,“池”的语义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最初可能就是指“积水的大坑”;后来引申为“护城河”,继而又引申出“人工建造的水塘”之义。既然是人工建造的,恐怕都有一定的功用性;考之相关例证,这个“池”可能既用以指称“护城河”,也用以指称“养鱼塘”。《史记》原文可能指的就是后者。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认为,“苑”就是种植着大面积林木的用来豢养飞禽走兽的没有围墙的广大地域。这个语义信息,从一些仍然存在的地名之中也依然可以看的很清楚。比如,北京就有“北苑”、“南苑”、“西苑”等等。在北京,13号线地铁有“北苑”站,还有“南苑”机场,“西苑”机场等等。这些都是证明。
由于是豢养飞禽走兽,所以一定要广种奇花异草珍稀林木,因此,“苑”又在最初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出“荟萃”之义。这个“荟萃”,不但是珍稀林木的“荟萃”,也是珍稀禽兽的“荟萃”。韩愈《复志赋》中所说的“朝聘骛乎书林兮,夕翱翔乎艺苑”用的就是这个意思。除了林木可以“荟萃”,禽兽可以“荟萃”之外,人才当然也可以“荟萃”。由此,“苑”在后世也逐渐用于“了不起的”、“珍稀的”人居住之所的命名上了。各种各样的小区,甚至楼堂馆所也开始逐渐用起了这个“苑”,前者如北京北部地区的大型居住社区“天通苑”,后者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励耘学苑”。“励耘学苑”这个名字中所谓的“学苑”,也就是优秀学子所居之地的意思。
2、院
“院”这个字很有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院”字的字形结构并不是“阝+完”,而是“宀+阮”。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形声字,“院”这个字是从宀(mián)阮声的。
《广雅·释宫》指出,“院,垣也”。这就是说,“院”其实就是围墙,院墙。由于汉语词汇可以通过部分指代整体这种相关性词义引申的方式,“院墙”也逐渐开始用以指称带有院墙的房屋和院子了。因此,《广韵·线韵》中说,“院,垣院”,也就是“带有院墙的院子”的意思。作为后起义的“院子”一义,在史书中被用的更多一些。比如白居易《宴散》诗中曾有“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句。我们可以但到,在唐代,“院落”二词就已经开始联合使用,逐渐演成为双音词了。
又由于带有院子的院落,往往是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封闭办公场所的基本特征,因此,“院”也逐渐被用于政府机构的名称之中,比如“翰林院”、“督察院”、“枢密院”;这个义项,也被现代汉语所接受,使得“院”作为一个构词语素,构拟出“国务院”、“检察院”、“法院”,并进一步引申发展出“勘察设计院”、“研究院”、“学院”等词汇。
“学院”,在现代汉语中有三个意思,本别指的是:
⑴ 高等学校的一种,以某一学科教育为主,如工业学院、音乐学院、师范学院等。这个意思,在现在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中依然存在。
⑵ 大学中按照学科分设的教学行政单位,介于大学和系之间,如文学院、理学院等。这个意思,在现在的各个大学内部用的很多。比如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等等。
⑶ 单独设立又包含多种专业的高等院校,多以地名命名,如黄山学院、南京小庄师范学院。在这些学院内部,往往又设有二级学院。这些二级“学院”,其实是“学院”(2)的义项。
由于汉语“学院”这个词的义项繁琐,做对外汉语教学的人在跟留学生进行解释的时候还是比较麻烦的。尤其是我们在用“学院”去对译英语概念的时候也是让人战战兢兢。
一般来说,我们用“学院”对译英文单词COLLEGE,用“研究所”对译英文单词INSTITUTE。但是MIT我们却翻译为“麻省理工学院”;“北京旅游学院”我们却翻译为BEI INSTITUTE OF TOURISM。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和窍门,说实话,笔者一直也不得其要领。
3、小结
汉语中的同音词、同义词、同形词(同字词)、同素词、同源词很多,这些不同性质的词汇现象,都是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加以关注的。学好这些词汇问题,不但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也就是那些老外很重要,其实对我们这些母语是汉语的人,也就是“老内”们,也很重要。
学无止境,在学汉语、说汉语、用汉语这件事上,确实是真的。
作者简介
孟德宏,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古典文献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在《语言文字应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汉字文化》等期刊报章发表论文多篇。主要学术兴趣及研究方向为词汇语义学,对外汉语教学。
责任编辑:张燕语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