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骨折?
答:骨折就是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骨骼疾病包括骨髓炎、骨肿瘤所致的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称为病理骨折。临床上多以创伤骨折多见。比如车祸、摔倒、碰撞等。
问:骨折发生后有哪些表现?
答:骨折后的表现分全身表现和局部表现。全身表现:1、休克,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骨折,出血量大者达2000ml以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时亦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2、发热。骨折后一般体温正常,出血量较大骨折可出现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8度。
局部表现:1、骨折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2、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问:骨折后需要做哪些检查来明确骨折?
答:一般情况需要做X线,如果对早期不典型病例以及复杂的解剖位,需要行CT,尤其是三维CT,弥补了传统X线检查的不足。三维重建,顾名思义就是一个部的骨头重现,前后、左右、上下结构360度,无死角的看。而X线只能看个平面。
如果是脊柱的骨折,还可以行MRI检查,明确骨折有无移位、移位程度、有无对脊髓形成压迫。脊髓受压程度有多少,轻度的可能通过药物、卧床等保守手段就可以解决。如果受压程度高,患者有神经症状,那么就要行手术治疗。
MRI检查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能够鉴别出新鲜骨折还是陈旧骨折。这对司法鉴定提供了有利保障。比如说,一个患者被车撞了,做X或CT发现有骨折,但这个患者之前自已摔倒骨折过没好彻底,那做伤残鉴定时你很难说清骨折是这次引起还是他本身的骨折。那么做个MRI,新鲜骨折骨折有消肿,周围软组织也有水肿影。陈旧的没有这样的表现。
问:从骨折到骨折完全愈合一般经历哪些步骤?
答: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三者之间又不可截然分开,相互交织逐渐演进。
1.血肿炎症机化期。伤后6-8小时,内、外凝血系统补激活,骨折断端的血肿凝结成血块。
2.原始骨痂形成期。成人一般需要3-6个月,内骨痂和外骨痂。
3.骨痂改造塑形期。这一过程约需1-2年。
问:骨折后有的人愈合的快,有的人愈合的慢,这是什么原因?
答: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分两种。一是全身因素。二是局部因素。全身因素有1.年龄。不同年龄骨折愈合差异很大。新生儿股骨骨折,2周后即可达到坚固愈合。成人股骨骨折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儿童骨折愈合快,老年人所需时间更长。
2、健康状况。有糖尿病、营养不良症、恶性肿瘤以及钙磷代谢紊乱,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
(二)、局部因素。
1、骨折类型。螺旋和斜形骨折,骨折断面接触面大,愈合较快。横形骨折断面接触面小,愈合较慢。多发性骨折或一骨多段骨折,愈合较慢。
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坏死。
3、软组织损伤程度。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开放性损伤,可直接损伤骨折端附近的肌肉、血管和骨膜,破坏血液供应,影响骨折的愈合。
4、软组织嵌入。血管、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嵌入骨折端之间,阻碍骨折端的对合及接触,骨折难以愈合甚至不愈合。
5、感染。开放性骨折,局部感染可导致化脓性骨髓炎,出现软组织坏死以及形成死骨,严重影响骨折愈合。
问:当发现骨折后该如何急救?
答:如果一般市民发现有人出现骨折,第一时间应该拨打急救电话120。急救人员会采取抢救生命、保护病肢、迅速转运、以便妥善处理的原则进行救治。
1、抢救休克。对于多发骨折,患者出现休克,应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手搬运,有条件时应立即输液、输血。合并颅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2、包扎伤口。开放性骨折,即骨头露在外面,可给予加压包扎止血 。
3、妥善固定。固定有三角巾、树枝、木板、石膏、小夹板等。可就地取材。
问:骨折后如何治疗。
答:骨折治疗有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但如果是老年患者,应注意有无骨质疏松。如果有,还要加一条治疗骨质疏松。
复位、固定、康复治疗就好比树根断了,答需要对接起来,然后用土围起来,给树根往下扎创造良好的环境。
问:骨折后需要喝骨头汤吗?
答:不需要。而且胃肠道不好的人,容易增加消化道负担。骨头汤没有促进骨折愈合的科学依旧,汤里面更多的是油脂。
原创发于 微信公众号: 骨道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