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考”字的基本解释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10-12 07:50

高壽、長壽。《說文解字·老部》:「,老也。」《詩經·大雅·棫樸》:「周王壽,遐不作人。」宋·蘇軾〈屈原塔〉詩:「古人誰不死,何必較折?」

稱死去的父親。如:「先」、「如喪考妣」。《楚辭·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曰伯庸。」《新唐書·卷一三·禮樂志三》:「或兄弟分官,則各祭考妣於正寢。」

考試的簡稱。如:「高」、「普」、「特」、「大學聯」。

稽核、檢查。如:「考查」、「考核」。《書經·舜典》:「三載考績,三,黜陟幽明。」漢·孔安國·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

測試。如:「考驗」、「招」。

探究、研究。如:「考古」、「生平不可。」《書經·周官》:「王乃時巡,制度于四岳。」《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其文理。」

完成。《左傳·隱公五年》:「九月仲子之宮,將萬焉。」

拷問。《南史·卷七七·恩倖傳·戴法興傳》:「時建康縣囚,或用方材壓額及踝脛。」通「拷」。

敲打。《詩經·唐風·山有樞》:「子有鍾鼓,弗鼓弗。」《莊子·天地》:「金石有聲,不不鳴。」通「攷」。

終。參見「考旦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