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卧虎山庄的枪声与温州中级人民法院的法槌,谱写了一曲跨境打击犯罪的正义之歌。
2025年9月29日,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明家犯罪集团案。对明国平、明珍珍、周卫昌、巫鸿明、吴森龙、傅雨彬等11名被告人判处死刑;对杨正喜、傅成志等5名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对罗建章、邱智等11名被告人判处无期徒刑;对毕会军、蒋吉等12名被告人判处二十四年至五年不等有期徒刑,并相应判处罚金、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附加刑。从公布的内容来看,有点触目惊心。明家犯罪集团伙同巫鸿明等人的电诈犯罪集团,杀害、伤害试图逃跑或不服从管理的涉诈人员,造成10人死亡、2人受伤。涉赌、诈资金100余亿元。
没有人能想象,这座东部沿海城市的法庭,将成为终结远在缅北果敢地区一个庞大犯罪集团的地方。与此同时,在温州市涉案财物管理中心,一排排架子上堆满了警方查获的物证——作案电脑、话术剧本、电诈园区的各类消费记录,以及用于殴打电诈人员的塑料管和钢管。这些沉默的物品,默默诉说着一个关于贪婪、暴力与毁灭的故事。
01 残暴统治
明家犯罪集团在缅北果敢地区建立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独立王国。
2015年以来,明氏家族利用其在当地的影响力,发展和依托家族掌控的武装力量,在老街市及石园子、清水河等地设立了多个“产业园区”,招揽吸引多名“金主”入驻并提供武装庇护。这些所谓的“产业园区”,实则是赌诈交织的犯罪窝点。明家犯罪集团长期以诈养兵、以兵护诈,将武装力量派驻到各园区,利用武装保护等手段笼络园区“金主”,伙同、放任“金主”对电诈人员施行暴力管控。
在明家控制的“卧虎山庄”内,完不成任务或不服从管理的人,会遭到虐待、殴打、强奸甚至杀害,手段极端残忍,性质特别恶劣。何某威是“10·20”案件的亲历者,他回忆道:“‘卧虎山庄’的管理手段特别残忍。我逃了很多次,都没有跑成,身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管理人员会给每个人定任务,如果完不成,就当着所有人,拿橡胶管或者鞭子使劲抽打他们。如果过一段时间再骗不到钱,就要被关“小黑屋”或者再被卖出去。“那个时候绝望透了,感觉未来没有希望了。”何某威至今觉得后怕。
02 罪恶链条
明家犯罪集团的组织结构严密,犯罪活动多样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犯罪生态。该集团核心由明学昌(已死亡)、明国安(另案处理)、明国平、明珍珍等家族核心成员组成。围绕这个核心的是毕会军、明菊兰等其他家族成员和周卫昌、罗家良、杨正喜等武装头目。最外层则是巫鸿明、罗建章、蒋吉等多名“金主”组成的关联犯罪集团。
在电诈窝点,电诈人员分为“枪手”、“拉手”等不同身份,各自负责电诈链条中的一环,流程严密。虽然他们精心设局诈骗,但没有一个电诈分子能赚到钱离开缅北。用他们的话来形容就是:在窝点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要付费。“电诈人员不光逃不出去,他们所谓的‘提成’也要全部消费在园区的KTV、赌场,明家犯罪集团控制的幕后‘金主’会想方设法让他们入不敷出。”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吕国武介绍。
03 致命转移
2023年10月,一起突发事件彻底暴露了明家犯罪集团的残忍本性,也加速了其覆灭的进程。为躲避打击,长期盘踞于缅北果敢地区的明家犯罪集团,伙同电诈集团“金主”,组织武装力量分批转移中国籍涉诈人员。
2023年10月19日,转移行动开始。20日,被看押的涉诈人员在逃跑过程中,遭到武装人员开枪射击,致使中国籍涉诈人员4人死亡4人受伤。“当时就想著赶紧跑,腿上中枪了都没感觉到。”何某威回忆道。逃跑时,他的右侧大腿中了一枪,后被武装人员抓回。“10·20”枪击案件发生后,为掩盖杀人的犯罪事实,明家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明珍珍不仅指派手下消除现场遗留的痕迹,还将其中3名被杀害的中国籍电诈人员的尸体进行了藏匿掩埋。这一恶性案件成为压垮明家犯罪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引起了我国警方的高度重视,也加速了中缅两国执法部门的合作进程。
04 跨境追击
面对发生在境外的复杂案件,中国公安机关展现了高度的专业决心和国际合作能力。“所有专案组民警都在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憋着一股劲,直到‘10·20’案件发生,这种愤怒达到了顶点。”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明家犯罪集团专案组核心成员杨国强说。侦办这起案件最大的挑战就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地点、犯罪证据都在境外,这给公安机关案件侦办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接到任务后,专案组通过数据研判和调查取证,很快厘清了明家犯罪集团的组织架构、核心成员身份和产业分布,在中缅执法合作大框架下,和缅甸警方成立联合调查组,冒着战事的风险赴果敢开展现场勘察。“当时战区的情况非常复杂,通行管制、通讯受阻,还要随时冒着流弹、地雷等未知的风险,我们利用停战的间隙,进入园区开展取证工作。”杨国强回忆说。
“当时给我们的时间只有2个小时,我和我的战友们争分夺秒,把尽可能多的账单、料单、电脑等书证、物证带出来、带回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专案组民警奔赴20多个省份100多个地市进行侦查调查、搜证固证,形成案卷1110本,梳理物证书证近1.5万份,相关证据材料重达2吨多。
05 法律利剑
2023年11月,明家犯罪集团重要头目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被中国警方成功缉拿归案,明学昌畏罪自杀,缅北果敢“四大家族”之一的明家犯罪集团彻底覆灭。2024年12月,浙江省温州市检察院依法对长期盘踞缅北果敢,依托武装力量,大肆实施针对中国境内公民的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明家犯罪集团成员及关联犯罪集团成员明国平、明珍珍、明菊兰等39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2025年2月14日至19日,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温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明家犯罪集团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开设赌场、贩卖毒品、组织卖淫等犯罪活动,涉赌诈资金百亿余元,造成14名中国公民死亡、6名中国公民受伤。
面对如此复杂的跨境犯罪案件,中国的司法机关并非无章可循。2024年7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为解决此类案件的法律适用和证据标准问题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
该《意见》明确规定,通过提供犯罪场所、后勤保障、武装庇护、人员管理等方式,管理控制犯罪团伙实施跨境电诈、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抽成分红或收取相关费用,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的,应当认定为犯罪集团,依法予以严惩。
06 全民反诈。
在案件背后,是无数个受害家庭的血泪故事,这些故事引发了全社会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深刻反思。温州的张女士就是明家犯罪集团的受害人之一。见到记者,她第一句话就是:“我现在负债累累,20多天200万元没有了,太可恨了!”一个偶然机会,张女士通过社交平台认识了陈某,对方经常对张女士嘘寒问暖,后来越聊越亲密。在逐渐赢得张女士信任后,陈某开始向其推荐所谓“稳赚不赔、低成本高收益”的网络投资项目。刚开始,张女士确实收到了高额回报,于是开始加大投入,甚至向亲戚朋友借钱投资。但突然有一天,张女士发现用来投资的APP登录不上了,便联系陈某,却发现已被拉黑。
虚假投资理财、刷单返利、虚假征信等是明家犯罪集团向中国公民实施电诈的主要诈骗类型。这些诈骗手法设计精密,针对性强,让许多缺乏防范意识的群众轻易上当。
中国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追赃挽损工作,全面调查、审查跨境犯罪集团及其成员的财产状况,依法及时查询、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账户资金、房产、车辆、贵金属等涉案财物,将追赃挽损工作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各环节。2023年11月,当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被中国警方成功缉拿归案时,一位参与抓捕行动的民警站在缅北的土地上,远眺祖国的方向,内心百感交集。
他曾对同事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抓捕,更是对千万个受害家庭的交代。”如今,这场从黑夜到黎明的打击行动终于迎来了正义的审判,那些在缅北电诈园区中逝去的生命,那些被摧毁的家庭,终于等来了正义的降临。
明家犯罪集团的覆灭向所有企图侵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犯罪分子发出了明确信号:天涯海角,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