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认识、预防与治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09 04:10

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病例的85%。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多种亚型。深入了解非小细胞肺癌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一、非小细胞肺癌的类型与特点

1. 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较大的支气管,与吸烟关系密切。癌细胞形态类似于鳞状上皮细胞,生长相对较慢,转移较晚,但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不如其他亚型。

2. 腺癌: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上皮或肺泡上皮,是女性和非吸烟者中常见的类型。腺癌通常在肺的周边部位生长,容易通过血液转移到远处器官,如脑、骨和肝脏。

3. 大细胞癌:细胞较大,形态多样,缺乏小细胞癌和腺癌的特征。大细胞癌的生长速度较快,转移较早,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二、发病原因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吸烟:吸烟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苯并芘等,可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引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2.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石棉、氡气、砷、铬、镍等致癌物质的环境中,会增加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此外,空气污染、厨房油烟、工业废气等也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3.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突变,如EGFR、ALK、ROS1等,会增加个体患非小细胞肺癌的易感性。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也相对较高。

4. 慢性肺部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肺癌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三、症状与诊断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持续时间较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2. 咯血:痰中带血或咯血,血量可多可少。

3. 胸痛: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时,可引起胸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或刺痛。

4. 呼吸困难:肿瘤阻塞支气管或引起胸腔积液时,会导致呼吸困难。

5. 发热:肿瘤坏死或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

6. 体重下降:由于肿瘤消耗和食欲减退,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1.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帮助发现肺部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2. 病理学检查: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活检等方法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化程度,这是确诊非小细胞肺癌的金标准。

3.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对肺癌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治疗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基因检测结果等因素。

1. 手术治疗

手术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Ⅰ期、Ⅱ期和部分ⅢA期的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应尽可能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和楔形切除等。手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和危险因素,可能需要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2. 放疗

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也可以与化疗联合应用。此外,放疗还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脑转移和骨转移的姑息治疗等。

3. 化疗

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治疗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顺铂、卡铂)、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培美曲塞等。化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4.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质靶点进行治疗的方法。例如,对于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可以使用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ALK抑制剂。靶向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但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相应的靶点。

5.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细胞。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是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对于晚期患者,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五、预防措施

虽然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预防仍然是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预防非小细胞肺癌的建议:

1. 戒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吸烟者要戒烟,同时也要避免吸二手烟。

2. 避免暴露于致癌环境:减少接触石棉、氡气、砷、铬、镍等致癌物质,在工作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呼吸道的刺激。

3.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和加工肉类食品。

4. 适量运动:保持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癌风险。

5. 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病史者、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六、预后与康复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法、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手术等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而晚期患者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通常低于10%。

在康复方面,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随访。饮食上要均衡营养,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同时,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恢复体力。

总之,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我们有望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如有建议或疑问,请致电021-6436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