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名称Wild Chrysanthemum Flower
野菊、野黄菊、苦薏
苦薏
野菊花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原形态】
野菊,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根茎粗厚,分枝,有长或短的地下匍匐枝。茎直立或基部铺展。基生叶脱落;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7cm,宽1-2.5cm,羽状分裂或分裂不明显;顶裂片大;侧裂片常2对,卵形或长圆形,全部裂片边缘浅裂或有锯齿;上部叶渐小;全部叶上面有腺体及疏柔毛,下面灰绿色,毛较多,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托叶具锯齿。头状花序直径2.5-4(-5)cm,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骗子或不规则的伞房花序;总苞直径8-20mm,长5-6mm;总苞片边缘宽膜质;舌状花黄色,雌性;盘花两性,筒状。瘦果全部同形,有5条极细的纵肋,无冠状冠毛。花期9-10月。
性味苦、辛,微寒。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淡棕色,通常被有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舌状花1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苦。
野菊花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主治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泡疮。
经脉归肝经、心经。
主治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泡疮。
①《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
②《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痈疽疔肿化脓病。
③《苏州本产药材》:解毒疏风。治目疾眩晕。
④《浙江中药手册》:排脓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疔毒,天泡湿疮。
⑤《江苏植药志》:治霍乱,腹痛。
⑥《山西中药志》: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
⑦《江西草药》:治白喉,口疮,小儿高热抽搐等症。
⑧《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可用至30~60g。
外用:适量,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注意禁忌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