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10-15 18:33

车前子 【药材名称】车前子
【拼音名称】Che Qian Zi
【别名】车车菜,江车,关车,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
【科属】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
【产地】分布中国各地。
【性味】【性味、归经】甘,寒。归肝、肾、小肠、肺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祛痰止咳。
【中成药】共有 149 种中成药使用车前子: 等。【应用】
1、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水肿。车前子甘寒清热,质沉下行,性专降泄,具有良好的通利小便、渗湿泄热功效,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等证,常与木通、滑石等配伍应用。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也具有显着功效,为临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实证;如肾虚水肿,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
2、湿热泄泻。车前子能渗利水湿,分清泌浊而止泻,利小便而实大便,临床上以治湿热泄泻为宜,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同用。
3、目赤肿痛,眼目昏花。车前子清肝热而明头目,不论虚实,都可配用,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风流泪,可与熟地、菟丝子等同用。
4、咳嗽痰多。本品又有祛痰止咳之功,以用于肺热咳嗽较宜,可与杏仁、桔梗、苏子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配伍效用】
1、车前子配伍白茅根:车前子甘寒,清热利水通淋;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二者伍用,有利水通淋、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小便不利、下肢水肿以及尿少、尿痛、血尿等证因下焦湿热所致者。
2、车前子配伍白术:车前子利水而止泻;白术健脾益气而燥湿。二者合用,有健脾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小便短少者。
3、车前子配伍苍术:车前子清利湿热;苍术苦温燥湿。二者伍用,有健脾燥湿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带下或泄泻因湿邪所致者。
4、车前子配伍海金沙:车前子清利湿热;海金沙通淋排石。二药合用,可增强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膀胱所引起的小便淋涩疼痛、或湿热所致之结石。
5、车前子配伍熟地:车前子泄肝热而明目;熟地补益肝肾。二药合用,有补益肝肾、泄热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目暗翳障、视物不清、视力下降、小便短少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注意事项】凡内伤劳倦,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
【采收加工】在6-10月陆续剪下黄色成熟果穗,晒干,搓出种子,去掉杂质。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炮制工艺】
1、车前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生品用于利水通淋。
2、炒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色稍变深,有爆声时,取出放凉。炒车前子用于渗湿止泻,祛痰止咳。
3、盐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置锅内用文火钞至鼓起有爆裂声时,喷淋盐水,继续炒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每车前子100kg,用食盐2kg。盐车前子,偏于补肝肾、明目。
4、酒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用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略带火色,取出放凉。每车前子100kg,用黄酒12.5kg。
【储藏贮存】贮干燥容器内,盐车前子、酒车前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车前子种子含多量黏液、车前子酸、车前子甙、车前烯醇酸、琥珀酸、腺嘌呤、胆碱、梓醇、蛋白质及各种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黏液中含酸性黏多糖车前聚糖。尚含维生素A、B1。
2、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正常人内服车前子煎剂10g,有利尿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车前子能使水分、氯化钠、尿素及尿酸排出增多而有利尿作用。但亦有报告指出,正常人及家兔服车前子煎剂无明显利尿作用。平车前种子亦无利尿作用。
(2)其他作用车前子水煎剂对大鼠及狗有缓泻作用。对喂饲胆甾醇使之血清中含量升高的家兔,卵叶车前子油能使其胆固醇含量迅速下降;但该油对正常家兔无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实验表明,5%车前子液0.05~0.2ml给家兔膝关节腔内注射(连续2~4次,每次间隔3~14天),有促使家兔关节囊滑膜结缔组织增生作用,从而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原有的紧张度。有报告认为,车前子酒精提取物有拟胆碱作用,可降低麻醉犬、猫的血压,抑制离体兔心、蛙心,兴奋兔、大鼠及豚鼠的肠管,并能为阿托品所抑制。车前子尚有祛痰和镇咳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百日咳:车前子30g,煎浓汁去渣,加蜂蜜30g,和匀,1日分3~4次服。治疗百日咳,轻者1周,重者半个月即可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58;(12):32〕
2、治疗细菌性痢疾:炒车前子2份,焦山楂1份,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10g,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油腻及生冷食物。治疗急性菌痢100例,治愈81例,显效13例,好转6例。〔《陕西中医》1989;10(4):174〕
3、治疗腹泻:生山药90g,生车前子36g,生薏仁45g,生芡实30g,上药共研细末,成人每次30~60g,5岁以下小儿每次10~15g,共煮为稠粥状,加糖适量调味,日服3次,如患者饮食较好,可酌情增加每次药量,或口服4~5次。治疗58例,3天之内全部治愈。〔《新医药杂志》1975;(8):23〕
4、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炎:炒车前子研细末,饭前服4.5g,每日3次,服药期间禁食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治疗溃疡病33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急性胃炎35例,痊愈21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治疗慢性胃炎45例,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新医学》1974;99〕:456〕
5、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大黄120g,车前子30g,水煎200ml,分4~6次服,每4~6小时服1次,首次量加倍。治疗50例,其中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6例,门脉高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2例,原因不明2例。3日治愈32例,4日治愈10例,6日治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河北中医》1988;(6):7〕
6、治疗运动员特发性血尿:车前子15g(包),水煎加糖代茶饮,服20剂后,尿检查复常,再服20剂,观察2年未复发。〔《中医杂志》1980;21(7):7〕
7、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车前子炒焦研末口服,4个月~2周岁者,每次0.5~1g,日服3~4次。治疗63例,其中53例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平均治愈时间2.1天,好转6例,无效4例。〔《天津医药杂志》1961;3(6):402〕
8、治疗腹泻:炒车前子、生车前子、炒山楂、生山楂各30g,水煎服,日1剂。治疗夏秋季急性泄泻27例,结果治愈22例,有效5例。〔《中原医刊》1984;(4):32〕
【茶疗食谱】
1、车前子茶
[材料]车前子5g、绿茶3g。
[做法]用车前子的煎煮液200冲泡绿茶饮用。
[功效]利水,清热,明目,祛痰;利尿。
[用途]水肿、小便不利;带下;暑湿泻痢;湿痹。
[来源]传统药茶方。
2、车柏茶
[材料]车前子3g、黄柏1g、白芍3g、甘草3g、绿茶3g。
[做法]用350ml水煎煮车前子、黄柏、白芍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清热除湿,利小便。
[用途]小便赤热不通利。
[来源]来源于《普济方》。
3、车藜茶
[材料]车前子3g、白蒺藜3g、绿茶3g。
[做法]用车前子、白蒺黎的煎煮液300ml,冲泡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运湿止带。
[用途]妇女浊白带下。
[来源]传统药茶方。
4、车前子粥
[材料]车前子1~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车前子用布包好后煎汁。再将粳米入车前子煎汁中同煮为粥。每日早晚温热食。[功效]利水消肿,养肝明目,祛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老人慢性气管炎及高血压、尿道炎、膀胱炎等
[来源]来源于《肘后方》
5、车前子油焖虾
[材料]虾200g、姜、葱、料酒、盐、味精、糖适量。
[做法]先用油把姜葱炸一下,随后,把收拾好的虾放入,炸一下之后放入料酒、盐、味精、糖和高汤,在旺火上焖炖一会,然后放入车前子,翻炒几下,待锅中的汤水熬尽,即可出锅食用。
[养生提示]本食疗方中车前子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姜葱:健胃,解表,利尿;虾:补肾壮阳,滋阴健胃,可适用于脾虚湿盛患者服用。
6、车前子赤豆甜羹
[材料]赤小豆250克,车前子200克,糯米500克,冰糖
[做法]车前子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煎取汁液,滤去杂质备用。车前子汁中放入赤小豆煮至半烂,再放入糯米,煮至糯米熟烂时加冰糖调匀至溶化即可。
[养生提示]利湿退黄,适用于湿热黄疸患者服用。
7、车前茵陈红枣汤
[材料]车前草30克,绵茵陈30克,红枣4个。
[做法]车前草,绵茵陈,红枣水煎服,亦可水煎去渣,加蜜糖适量服。
[养生提示]本汤功能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属湿热者,症见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短少而黄赤,右胁胀痛,体倦食少,亦可用于胆结石而见黄疸者。

车前子图片


车前子原植物


车前子


车前子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