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多孔菌科茯苓属真菌)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08 15:19

菌种培养:菌种也叫引子,分菌丝引、肉引和木引三种。生产中多用菌丝引。菌丝引是经人工纯培养的茯苓菌丝,菌丝母种用组织分离法分得。但最好用茯苓孢子制种,方法是应用8-9千克的鲜菌核置盛水容器上,离水约2厘米,室温24-26℃,空气湿度85%以上,光线明亮,仅1天后菌核近水面就出现白色蜂窝状子实体。20天后子实体可大量弹射孢子。此时即可无菌操作,切取干实体1厘米,用S形铁丝钩吊挂在PHA培养基上,28℃培养。24小时后,孢子萌发为白菌丝,经纯化培养即得母种。母种可用pHA培养基斜面扩大为原种。将原种再接到栽培种培养基上,25-28℃条件下培养1个月后,菌丝充满培养基各部,即得供接木段用的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的重量组成为:松木屑76%、麸夫22%、石膏粉1%、蔗糖1%,水适量,使含水量在65%左右。拌匀后装人广口瓶和聚丙烯塑料袋中,常规灭菌后接入原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