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称PORIA
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白茯苓
伏灵
不死面
朱茯苓
茯苓个
茯苓块
白茯苓
云苓
松苓
茯菟
松薯
松腴
福临
茯苓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Wolf 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原形态】
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 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松树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甘;淡;平
性状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性。
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赤茯苓:将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切成块状或片状。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
茯苓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经脉心经;脾经;肺经;肾经
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宁心安神用朱砂拌。
注意禁忌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②《药性论》:忌米醋。
③张元素: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损元气。
④《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⑤《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茯苓的药方
【食疗方】
1.草果豆蔻包原料:茯苓粉30克,草果粉5克,白豆蔻10克,面粉750克,绿豆200克,白扁豆200克,豆腐100克。
做法:将面粉常规发酵,加入上三样药粉,揉均匀。再将绿豆、白扁豆煮烂,去汤捣泥,加豆腐、调料做馅,用面粉作成包子,上笼蒸熟,取出温服食。
功 能:健脾化湿,甘寒清热。
2.八宝鸡原料:党参、茯苓、炒白术、白芍各5克,熟地黄、当归各7.5克,川芎、甘草各3克,母鸡一只(2500克),猪油、猪杂骨各750克,姜、葱、料酒、味精、食盐适量。
做 法:上述中药装入洁净纱布袋中,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猪肉洗净;杂骨捣碎;生 姜拍裂;葱切成段。将鸡肉、猪油、药袋、杂骨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打去浮抹,加入葱、姜、料酒,改用文火煨炖 烂,取出药袋不用,捞出鸡肉,猪肉切好,再放入锅内,加入少许盐、味精即成,随量食用。
功能:调补气血。
3.茯苓粉粥原料:茯苓粉30克,梗米30克,大枣(去核)7枚。
做法:先将米淘净,放锅中煮数沸后,放入红枣,煮至粥成时放入茯苓粉,搅和均匀,随时服用。
功能:清热润燥,化痰和中。
4.枸杞茯苓茶原料: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适量。
做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10克,加红茶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健脾益肾,利尿通淋。(1-4条引自《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
5.菟丝子丸菟丝子150克,茯苓100克,石莲肉(石莲子)60克。将三药共研细末,用黄酒打糊为丸,如梧子大,装瓶备用。每次服9~12克,早晚各1次。
功效:益肾固脬。主治凡因肾气不充、脬气不固而引起的遗尿,伴有腰酸痛楚,逢寒凉则尿频急且余沥不尽,便无尿道痛等症。
6.茯苓水饺精面粉1000克,精猪肉500克,茯苓粉50克。将肉剁成馅,加茯苓粉、盐、味精、料酒、香油调好。将面发好,包上肉馅,成提花包,入笼蒸八分钟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健脾开胃,除湿化痰,利水消肿。
7.陈皮茯苓粥陈皮20克(或鲜者30克),茯苓30克,梗米100克。先将陈皮、茯苓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梗米煮粥,或将陈皮晒干和茯苓共为细末,每次3~5克,调入已煮沸的米粥中,同煮粥。每日1~2次,连服10~15天。
功效 理气健脾,化痰安神。